企業背后是利益,商標是其戰斗的利器,雙方的商標戰實質是市場利益的商戰。但是許多企業創始之期對于知識產權重視程度不夠,通常要為其早期工作不到位付出了巨額代價。
那么,透過這些案件來看,企業應該做些什么呢?
(一)確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盡快建立完善的保護體系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重大經營決策已經離不開知識產權。知識產權雖然看似無形,卻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企業在知識產權轉讓、許可等過程中若沒有高度重視、謹慎行事,很可能要付出慘痛代價。因此,企業須盡快補上知識產權課。企業需要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確立知識產權戰略,盡快建立完善的保護體系。
(二)簽訂知識產權合同時,應由知識產權專業律師把關為了防止對方利用合同條款來弄虛作假或者利用在合同設置一些不合理的障礙,應該嚴格審查合同各項條款使合同權利義務明確、規范。關于管轄、質量標準、收貨方式、貨物價格、結算方式等主要條款,一定要力求表達的清晰、完整。切忌在合同中模棱兩可,使合同后續履行埋下隱患。
要特別注意知識產權權利歸屬條款的設置,這個與通常的合同法律規定上存在差異。另外,要特別注意在管轄權條款的設置,避免對方精心設計的司法陷阱。大多數跨國公司會約定到國外以仲裁方式解決糾紛,國內企業應該盡量避免此類約定。一般地,最好約定到自己一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雙方對此無法統一意見時,則應約定雙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同時,在約定雙方都有管轄權時,發生糾紛時應搶先向本地的人民法院起訴,否則,如果對方先起訴的,就需要到對方所在地應訴,消耗較多的財力及時間成本。
(三)面對知識產權訴糾紛,要樹立信心、積極應對知識產權案件因為專業性較強,通常被認為是疑難復雜案件之一。但是,企業遇到知識產權糾紛時,尤其有時遇到與一些大型公司的知識產權糾紛,也應該積極應對,不能畏首畏尾、消極應戰。現今社會的矛盾無處不在,打官司已經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因此被控知識產權侵權,也應該積極應對,認真、詳盡地進行檢索,從細微之處尋找突破口,爭取在多方面、多角度給對方予以反擊。
(四)充分發揮律師團的作用
與大型公司進行訴訟,尤其是在國際商業環境中最大限度獲取與保護知識產權權益,涉及的法律問題通常十分棘手,非一般人、一般企業可以順利解決的。所以,企業應該主動尋求律師團隊的幫助,對于案情復雜的重大案件,還要聘請各類專業律師組成團隊,如:涉外律師、知識產權律師、公司法律師、房地產律師等,充分發揮律師團隊的能力,為糾紛的解決提供有效的幫助。